转自v站,看之前球哥想想先说几句,社区用户目前普遍年龄很小(说到这也希望社区可以陪大家走很久),这篇文章只是想告诉你们如果有一天活不下去了,换个地方一样可以开始。不要觉得是我们这里不好。此生无悔入华夏 来世还在种花家。
好啦看文章吧,v站国内应该是被q了。文中有原帖地址。
年过三十程序员,工作上 996 压力巨大,逐渐感觉自己力不从心。思前想后在 2020 年决定跑路,研究了所有国家的政策后跑到了枫叶国先读书后拿卡。
来到加拿大后发现最多的几个外国人是:印度,中国,伊朗,非洲。除了人口基数大,还有其他的深层次的原因。 印度人都很拼,因为他们积蓄都不是太多,身边印度同学一周工作 40 个小时,赚了钱还得往家里寄。中国同学就没有那么拼。从印度出来的,基本都是没啥钱的,而中国没钱又没啥文凭的,英语不行就没机会出来了。之前和老移民聊天,出来后收益最大的两类人,要么是最有钱的,因为他们的消费成本降低了,生活环境好了。还有一类就是像我这样一穷二白的,国内也没啥房产,没啥存款。
生活支出占比收入不高,一个月一个人伙食开销 300 加币左右,肉蛋奶和国内二线水平相当甚至更低。以一顿早餐为例,鸡蛋 0.3 ,面包 0.4 ,年奶 0.25 。
收入比较平均,兼职过外卖,服务员,时薪 20 加币左右,如果拼一拼,一个月还可以剩几百加币。生活比较轻松,不用摇号汽车随便买,一两千就可以买到能开的日系德系车,之前在国内打工时候只能挤地铁,现在开车习惯后,地铁感觉太费时间了。大部分商场晚上八点就关门了,可以加班的工作不是很多。
出来半年多,现在反观之前自己的工作状态,真的太辛苦了。出来后想通了一个事,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下,有钱花自己身上才是对自己好。幻想下自己七八十岁的时候,在午后的院子里回忆一生,能让你记忆清晰的一定是和朋友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。
只能感叹,人生太短暂,真希望十年前的自己可以出来。
身边很多同学都是带着小孩子来的,说下这边小孩子是咋个上学的。
有个同学租了一个华人放的的房子,这个华人房东有四五套房子,总价值一千多万加币。
因为租的和房东自己住的房子属于同一个学区,所以,同学的孩子和房东的孩子上同一个学校。
只要租房子就可以上对应的学校,而不看你你是不是有户口或者房产证。
大学之前的小孩早上 9 点上课,下午 3 点下课。上课的主要形式是,几个小朋友一组,研究一个主题,比如研究天体是怎么运行的。大家分工合作出一个总结,然后在全班面前展示,主要训练孩子的深读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。
那遇到不喜欢学习的孩子,还这么轻松的环境,那考不上大学咋办?
考不上大学的话,送外卖一个月赚三四千加币,租个学区好的房子,然后希望下一代人能喜欢学习呗。
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精英,做普通人不需要懂三阶导数。
以考驾照为例,说下这边的公共服务是什么流程。
成年后就可以参加驾照考试,理论考试自己上网看看资料就可以参加,不需要报驾校。考试费 25 加币,50 道题答对 40 道就可以。理论考试后,就会获得自己的驾照号码,就可以买车,独自一人开车。
然后开车两年后可以参加路考考试费 50 加币,如果怕路考不会,可以让家人或者朋友教,如果大家都太忙没空教你,可以找私人教练,一个小时 50 加币。自己学几个小时看天赋。路考通过后就会拿到 5 级驾照,这时候就可以开车载人了。
全程不需要找驾校,驾驶感强的不需要找教练,不用天天去驾校打卡签到耗时间。
有人可以说下,这种模式和国内驾照考取模式有区别的本质原因吗?
隔壁住着两个华人夫妻,大姐是八几年的大学生,大哥在国内走过南闯过北啥活都干过,说一下极度躺平在这边怎么个躺法。
大哥英语不好只能混华人圈,做的是房屋相关的修修补补的工作,因为是户外工作所以只要下雨就不工作了。
大姐全职在家不工作,还有一个女儿刚上学。
可预见收入:
领取孩子牛奶金一个月 500
两个人已经入籍领取补助一月 1500 左右。
大哥打工收入 2000 左右。
总收入 4000 左右。
可预见支出:
房租 1200
吃饭 800
车 500
通信费 100
总支出 2600 左右。
这就是在这边躺平放弃生活努力的生活状态
讲真,在我老家十八线小县城,我都没法实现如此惬意的躺平生活
从小被教育听到的唯一的声音是要努力学习,做 gc 主义事业的接班人。上社会后被一顿毒打后发现自己哪是接班人啊,不说一线城市了,就是二线城市靠自己,房子买不起,车牌太贵开不起车,以后有孩子了家庭开支远远超过了收入。
从统计学的角度,如果你上过大学,你已经超过 80%的同龄人了。如果你上过研究生,那就超过了 99%的同龄人。有人会说,没上大学的某某同学自己做老板不也赚了很多钱吗?我们目前分析的是普通意义上,没上过大学的你的高中同学可能很多都在老家送外卖,开出租车。不是对职业有偏见,是这些职业在国内的收入也就温饱水平。
深度思考下,是自己太笨没考上最好的大学的最好的专业,还是自己生活的大环境下普通人无论如何努力也都这么辛酸?让人羡慕的年薪几十万的程序员,只是在国内的环境下相对来说收入高。当换个环境后发现,时薪 100 人民币的工作很容易找到。或者时新 20 加币的工作生活水平直接小康。朋友圈偶尔出现的水滴筹,那是社会医保体系不完善造成的网络乞讨。如果有完善的医保,租房就上学的免费教育,孩子不争气送外卖也可以生活的不错的就业环境。让人没有了后顾之忧,有几个人原因把大部分时间用在 996 加班赚钱上?大把的时间出去玩,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好?
目前自己住的地方也是最繁华的市中心,也不是太偏远的郊区。夏天出门每天碰见松鼠,开车路上碰见过鹿。家里院子有獾路过,其他同学看到过熊。小学的校园没有大门,没有锁校门一说。想跑步直接去学校的操场跑,步行十几分钟就会有一个公园或者小孩子玩的地方,这边是小孩子的天堂。没作业天天玩。
夏天的时候和朋友去爬山,开车一小时,爬山来回五六个小时。之前在北京时候周末只想在家躺着,不是自己不爱出去玩,是工作日加班太累了。还可以买个小摩托艇,在湖里玩。冬天去滑雪也很方便,这边的雪是自然雪,国内大部分地方是人造雪。
买车也很快捷,买家和卖家同时去办理保险的地方,签字过户,买保险领牌照,半小时搞定。保险可以按月买也可以按年买。不想开车了直接把车牌还回去就可以退回没有用的保险费用。晚上七点后基本没有太多车在门前的小路上,很安静,像回到了小时候的村里。白天大马路上也没有太多打车喇叭的,看见行人汽车自动让行,很少看到窜来窜去的着急的车。
办事效率低下,上网买的东西经常被发错货。
晚上十点以后基本找不到可以吃饭的地方。
外卖贵,国内 8 元的凉皮,这边也是 8 元,不过是加元。
小商品价格高,比如手机充电线国内 3 元,这边 5 加元。
衣服丑,大马路上都是穿运动装的,非黑即白颜色单一。
想发横财有很大的难度,没有啥漏洞可以让你钻,华人做生意的普遍只收现金,因为可以避税。
没想到自己的分享让大家这么关注,也和几个网友进行了友好的聊天。最激烈的一个竟然是 0.3 加元的鸡蛋是怎么买到的?这个问题的验证难度几乎为 0 ,搜索本地最大的电商,看看鸡蛋的售价就知道了,二手汽车,二手房子同理。
做任何说明的时候,不能拿个案去举例子,而是用大家都可以不那么被眷顾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例子。说领低保一家三口一人工作的躺平生活,只是想说如果你遭遇裁员或者不想上班,能获得的生活水平的下限是什么样?你可以选择努力,也可以躺平。而不是你只能努力,躺平就是等饿死。
关于收入水平,可以关注下中位数或者众数,而不是平均数。平均数只能说明这群人一共的财富是多少,而无法说明这群人中大多数人的收入是多少,互联网的今天,任何行业的收入水平都基本透明,你去做哪个行业也就是众数水平上下浮动。
在获得收入水平以后,可以看看对应的物价,你需要工作几个小时可以赚到自己一个月的伙食费(不要像某些网友一样上来就扣帽子,说买临期特价的食物,用普遍意义上可以买到的商品去衡量),或者工作几个月可以买一辆喜欢的汽车,或者工作多久可以全家出去旅游一次。把抽象的数据具体些,你的困惑就会降低。
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?可以留言,下周期末考试完可以有时间多解答大家内心的困惑。
在我们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,如果可以透过现象,把问题抽象下,可以有效的训练思维能力。
以阶级下沉这个话题为例。
两个山上都有二百个猴子,A 山上的猴子小王是有着一个让外卖员小张羡慕的教师的工作,外卖员们看着小王可以不用风吹日晒的送外卖收入也比自己高一点,而且还很有学问,很羡慕。与此同时他们都羡慕山上的猴子大王,大王啥也不用干就可以衣食无忧。
B 山上的猴子 jams 也是老师,Tom 是外卖员。可是他们尽然是邻居,偶尔碰见聊聊足球说说天气。Tom 羡慕 Jams 的工作问题,Jams 羡慕 Tom 的工作自由,但是在其他猴子眼里,这两个职业没啥太大的区别,正常上班工作都可以养家糊口。
有天小王突然说我要去 B 山上生活看看,然后他成了一名外卖员,不用天天改作业,不用拍马屁,小王和他老婆正常工作就养活了一家人。
小张看到老王去 B 山上了,可是自己英语不行,送外卖都没法沟通,只能借钱开个小卖店。B 山上的猴子都说英语,小张没有这个能力,那只能丧失很多机会。
小王是下沉了还是上升了还是没有变?
小张呢?
当我们是 A 山猴子时,就可以思考下小王为何放弃了在自己眼里诱人的工作而去了 B 山上。也可以思考下自己如果去了会是什么样,深度思考不用太多成本,只需要抽象下。
热心肠的 germain 网友也说出来自己的一些观点。同时也透露了自己十几年前来到加拿大,同时靠着自己的努力买上了带着游泳池的房子,在不领救济金的情况下可以生活的很好,还管理着国内的几个人,交着国内的社保等退休了万一回去养老呢。十几年的自我奋斗过上了国内 99%的人梦想的生活。
这不正是正面的例子吗?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实力,没有依靠父母和老婆的帮衬过上这样的生活,其他人为啥就不可以呢?
原帖地址:
疑问一:自打有了互联网中文圈,这移民贴就是终极引流大法?
答:有天你去跑步,有个人说前面路断了危险,你定眼一看,这一定是忽悠我买他船票的。但是呢,正确的做法是放弃先入为主的偏见,拿出你的手机搜一搜他说的是不是真的。
疑问二:评价个体,我觉得没有太大意义,任何人的位置都不一样?
答:既然是个体,那就能说个体看到的,隔壁张三说村口的猪肉减价了可以去买,你听了后说我不去,我要等一百个人投票都说猪肉降价了才去。其实呢,你可以走路去村口看看,不用等一百个人投票。因为可能王二麻子压根不吃猪头。
疑问三:每次发贴感觉论坛就好像是金鱼一样,都是重复讨论。比如说生活成本比较,伙食的价格,一日三餐
答:吃穿住行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生存要素,不讨论这些讨论恒星运行?
疑问四:美国的公立学校教学质量如何是有目共睹的,一半的成人只能达到八年级阅读水平,不是写作,是阅读!只知道下崽、打架就完了
答:这样的教育在你这个精英眼里就是垃圾,这样的人就该被活埋?他们生孩子在你眼里是下崽?
我们换个角度,在你眼里一半人阅读水平这么次,他们都可以在美国生活,那美国得多包容啊。你家孩子可不能留美国接受公立教育。那可是民族的希望。
贴心:1加元差不多5块钱
哎,突然难受
在外国真的开心吗?我不确定。
哎 外面再好也不是中国红 落叶还是要归根
看完了,人生呐。感觉是个人只能顺应大环境中,是适应这个社会,如果你有能力改变你的环境,那也是你的本事。但是人终归要有选择。
让我想起了范仲淹的一首词